疫情的到來,讓很多企業開始發展網絡展示其產品和服務,而vr虛擬展廳的出現恰恰符合當下需求,而比較早應用的此技術的是國內各大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觀賞陳列性的展館,目前青州市博物館也開始打造網上虛擬vr展廳,既有常設展覽,也有臨時展覽。
青州博物館
觀眾只需在手機屏幕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自己置身于虛擬展廳內,360度全方位欣賞展覽,呈現全方位、全媒體、全景式網上展示,打造出永不落幕的展覽現場,真正實現足不出戶享受身臨其境的文化生活。
一、關注青州市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二、青州市博物館網站
三、線下展館參觀指南
1.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館(5月1日-9月30日);
9:00-16:30,16:00停止入館(1月1日-4月30日,10月1日-12月31日)
2.預約、領票方式
1.個人、團體、旅游社游客須憑二代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參觀,持身份證游客請至安檢處驗證入館,一人一證;未持身份證游客,請憑其他有效證件(駕駛證、軍官證、老年證、護照、港澳通行證、殘疾證等)至領票處領票入館,一人限領一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2.團體、旅游社參觀須提前24小時電話預約,預約時間:9:00—16:30,預約電話:0536-3266219。
3.高齡老年人、殘疾人士、小學生須有家屬或監護人陪同在專設窗口憑有效證件領票;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依法優先領票。
圖文來源青州博物館,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中國展覽館協會為進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會員單位產生的影響,于2月5日開展疫情對會員單位的影響調查。據調查報告顯示,各單位的復工時間都較為延遲,大部分單位預計此疫情將導致單位損失超過100萬以上。
虛擬展廳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廣泛使用,畢竟它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近年來,一些大型的博物館、歷史陳列館、藝術館等都開始開發虛擬展廳,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專門開發,方便國內文物愛好者,甚至學校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宣傳教育的手段,近日,從龍門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虛擬展廳正式上線。即日起,龍門石窟愛好者即可足不出戶觀看龍門石窟在廣州舉辦的展覽。
邁入2022年,疫情的余波仍未散去,新變異病毒繼續肆虐全球。零星的本土疫情在全國各地時有爆發,為了更好配合全國疫情防控的大局,主辦方經慎重考慮,原定于3月31至4月2日舉辦的第七屆廣東泵管閥展將延期至8月3-5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
受近期上海及全國各地疫情變化影響,為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實保障各位參展商、觀眾以及廣大與會業界同仁的切身利益和身體健康,中國環博會主辦單位經研判,決定將原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中國環博會延期舉辦,展會最新舉辦時間將另行通知。
深圳自有品牌展Marca China將于2023年6月7日-9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再續華彩篇章。
2020年2月29日,是文登區米山水庫建設竣工60周年。當年建設米山水庫,是在全國大興水利的時代背景下,文登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甘于奉獻的精神,在母豬河上創造了文登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
記者日前從繡山公園管理所獲悉,歷時半年的改造提升,繡山公園杜鵑文化展廳正式開門迎客。市民今后在繡山公園賞花、觀魚、踏溪嬉戲外,又多了一個了解杜鵑花科普知識、感受杜鵑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于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合肥市博物館項目已正式獲得立項,該項目選址位于瑤海區龍崗路和濱河路交口東北角地塊。這個地塊位于合肥市東部新中心的核心區域,占地面積約62畝、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總建筑面積約50000平方米。
13日,重慶郵電大學校史展覽館升級改造后重新開館。校黨委書記李林、校長高新波以及學校的老領導、離退休代表、師生代表共100余人參加了校史展覽館開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