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光伏展SNEC PV+上,信可威展會搭建公司的展臺設計旨在展現光伏行業前沿科技的魅力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突出企業的創新實力和品牌形象,整體風格將融合現代科技感與綠色環保元素,以簡潔流暢的線條、明亮通透的空間布局和富有創意的展示手法,吸引觀眾的目光,讓他們在參觀過程中深入了解光伏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
2025年上海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SNEC PV+),展會時間:2025年06月11日~06月13日,展會地點:中國-上海-崧澤大道333號-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主辦方: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舉辦周期:一年一屆,展會面積:400000平米,參展觀眾:50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4000家。
二、展臺視覺設計
1.色彩搭配:以企業品牌色為主色調,搭配光伏行業常見的藍色、綠色等清新環保色彩,營造出科技感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氛圍。例如,藍色代表光伏產業的高科技屬性,綠色象征可再生能源的環保理念,白色作為輔助色,使整體色彩更加明亮、簡潔,突出展臺的現代感和專業性。
2.燈光設計:采用多種燈光組合,營造不同的展示效果。比如:在產品展示區,使用高亮度、高顯色性的LED射燈,突出產品細節和質感;技術演示區則配備可調節的舞臺燈光,根據演示內容和氛圍需求靈活調整燈光效果,增強演示的視覺沖擊力等;同時,在展臺頂部和通道處設置隱藏式燈帶,勾勒出展臺的輪廓,提升整體視覺層次感,使展臺在展會眾多展位搭建中脫穎而出,吸引觀眾的目光。
展示道具安裝與產品陳列:在基礎結構搭建完成后,依次安裝各類展示道具,如展架、展柜、展示臺等,并按照預先規劃的布局進行產品陳列。在陳列過程中,注重產品的展示效果和安全性,確保產品擺放穩固,避免因觀眾觸摸或移動而發生損壞或安全事故。
新時代的人,要牢記歷史,當代美好生活,是老一輩人用盡心血換回來的,長征是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當年,紅軍跨越千山萬水,也在河南南陽留下了戰斗足跡。河南南陽桐柏縣支持新集鄉磨溝村投資近百萬元高標準建成了紅軍長征轉戰南陽展覽館,與其他紅色資源連點成線,努力把磨溝村打造成“紅色鄉村”,推動當地“紅色經濟”發展。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隨著溫州市疫情的逐步穩定,溫州道德館將于3月20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接受個人參觀,屆時,市民可有序入館。
12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中參觀的觀眾。國家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展出。煥然一新的展陳設計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已成為游客游覽深圳的打卡地。
簡介: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屬下的嶺南會展覽館,位于風景秀麗的廣州市二沙島上,宛如鑲嵌于翡翠上的一顆寶石,在奔流不息的珠江之畔熠熠生輝。
2025年上海酒店用品展將是一個集建筑裝飾材料、工程設計、整裝定制、照明及智能客控、智慧酒店、酒店家具、酒店用品及布草、商業空間、智慧辦公、公共空間、清潔運維、無人自助、智慧零售與連鎖加盟等多個領域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以下是關于此次展會設計布展動態的詳細介紹。
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即“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是一座占地面積443平方米、四進深院落式的平房,也是一座頗具嶺南民居特色的青磚大屋建筑。它坐北向南,占地五百余平方米。其中前三進之間建有天井.而第三進與第四進之問隔著一條走巷,巷的東端有一扇小門通向小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