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 SNEC由亞洲光伏產業協會(APVIA),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CRES)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12月27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18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20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2000家。
由亞洲光伏產業協會(APVIA)、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CRES)、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SFEO)、上海科技開發交流中心(SSTDEC)、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SNEIA)牽頭并邀請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EIA)等19個國際機構和組織聯合主辦的“SNEC“上海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SNEC”從2007年第一屆的1.5萬平方米,發展到2017年的18萬平方米,來自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共18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國際展商比例占30%,已經成為在中國、在亞州、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光伏盛會。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也是最大的光伏展會——SNEC組委會于近日發布參展商征詢意見函稱,原定于2022年5月24-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SNEC 2022上海光伏展不得不延期舉辦,初步日期定在2022年12月27-29日。
本屆展會并不是第一次推遲時間,因疫情原因,2020年SNEC延期至8月舉辦。與此同時,SNEC官網時間已將會議時間改為2022年12月26-28日,展覽時間改為2022年12月27-29日。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勢復雜,3月3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集中隔離收治點正式開啟,醫護人員連夜收治首批患者。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已成為上海規模最大的集中隔離點,SNIEC擁有17個單層無柱式展廳,室內展覽面積20萬平米,室外展覽面積10萬平米。
近日,深圳南山博物館發布通告,因展廳臨時檢修,南山博物館四樓“南山改革開放史”展將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閉展七天。
地方特色的旅游業近幾年都比較熱門,比如長沙的“茶顏悅色”,很多人都會因為一杯心心念念的奶茶,會想去長沙旅游,比如重慶熱門的“ 輕軌”,很想人都想體驗5D城市的感覺,每一個地方都有地方特色,怎么讓特色帶動當地的發展,怎么讓人一下子就知道了解當地特色,除了去當地特色旅游本身之外,其實建設展廳是一個不錯的名片,有的地方建設的展廳甚至會起到示范作用,當地特色展廳設計里面的主要展示內容是當地特色,讓更多的外來游客了解當地的習俗,結合旅游攻略一起展示,提高旅游用戶體驗的同時,還能推廣宣傳當地特色,日前,江西省雙溪鄉櫻花村于2019年7月開始建設的磐安櫻花文化展示廳即將完工,工程進入布展完善階段。雙溪鄉宣統委員陳正華介紹說,櫻花文化展示廳是圍繞‘櫻花小鎮’這條主線來建設的,充分體現了櫻花的內涵和文化,給游客提供一個多維度了解櫻花的活動場所。
傳承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生命工程,7月3日,瑤海區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區精心打造的“雷鋒文化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南昌新聞網訊8月29日記者獲悉,在南昌R產業基地,“VR+5G” 展廳建設如火如荼,預計9月25日完工。據介紹,“VR+5G” 展廳總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是2019世界限產業大會著力打造的一一個特色亮點。該展廳融合運用VR、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生動展示江西文化、智慧醫療、政務服務等“江西主題”,打造既具有行業先進理念,又展示W產業規劃全景的沉浸式體驗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0年春節放假安排的通知》的相關精神,深圳工業展覽館2020年春節假期開閉館安排如下:1月23日—1月26日,閉館,內務整理;1月27日--2月1日,正常開館;
近日,吉州區古南鎮街道躍進路工業記憶展覽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這也是吉州區首家工業記憶展覽館。市民可在展館尋找吉安工業記憶,感受廬陵工業情懷。
2021年以來,江西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會展行業回暖復蘇。今年辦展數量,辦展規模雙雙刷新紀錄,僅上半年就舉辦規模以上展覽57場,比上一年同期增加26場,其中中國畜牧業博覽會展覽面積達16.5萬平方米,刷新了江西省承接展會規模紀錄。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針對黃河,近日,德州黃河河務局籌建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廳”在9月17日在齊河正式揭牌,該局的展廳也成為齊河新的文化地標。像以“黃河”主題這種類型的文化展廳,對于普及黃河流域的文化知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新墻河抗戰史實陳列館等33個單位為第六批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省政府要求,命名后,各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作為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履行國防教育職責,充實國防教育內容,更好地體現國防教育功能,不斷增強社會教育效果,為大力推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作出更大貢獻。